膜分離技術驅動生質甲烷產量並助力全球能源轉型
2025.09.17 其他
面對全球能源轉型與淨零排放趨勢,生質甲烷(Biomethane)正成為具潛力的再生能源選項,其透過厭氧消化農業廢棄物、廚餘與污水等有機物產生沼氣,再經由氣體分離膜技術升級為高純度生質甲烷,可作為天然氣替代品應用於供熱、工業燃料與交通運輸。相較傳統技術,膜分離系統具備操作簡便、能源效率高、占地小等優勢,特別適合導入中小型或既有設施。近年來,膜材料技術持續進步,不僅突破了過去在「選擇性與通透性」之間難以兼顧的瓶頸,也變得更加耐高溫與酸性氣體,同時降低了製造成本、提升量產效率,讓膜技術的應用領域愈來愈廣。膜技術現在也應用於氫氣純化(例如藍氫製程或氨裂解)、燃燒後的二氧化碳捕捉,以及天然氣中的雜質去除等,展現出高度靈活與跨產業整合潛力。
全球生質甲烷產量自2015年起已成長六倍,預期至2035年將再增加三倍。隨著碳定價費率提高、企業積極減碳和推動再生能源政策,臺灣也可以借鏡歐洲與北美的經驗,打造符合在地特色的再生燃氣供應系統。
關鍵字:生質甲烷、 膜分離技術、 再生能源、 能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