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home新聞動態永續政策與管制

歐盟執委會起草《關鍵原料法案》,強化歐盟綠色產業原料供應自主性

2023.07.21 歐盟
歐盟於316日提出《關鍵原料法案》,利用制訂法案及階段性策略強化國內供應鏈,並透過國際參與以發展與第三國的雙贏夥伴關係。確保歐盟獲得安全、多樣化、負擔得起的關鍵原料供應,提高歐盟監測和減輕中斷風險的能力,增強循環和永續性。

關鍵原料
關鍵原材料為許多工業供應鏈的前端原料,例如稀土是風力發電機模組中之永磁體的關鍵成分,鋰、鈷和鎳用於電池製造,矽用於半導體等。全球關鍵原料的需求正在增加,預計到2030年,歐盟對電動汽車和提供動力的鋰電池之需求將增加12倍、2050年將增加21倍;到2030年,歐盟對用於風力發電機模組和電動汽車的稀土金屬之需求將增加5~6倍,2050年將增加6~7倍。
關鍵原料示意圖
關鍵原料示意圖,圖片來源:歐盟主席國瑞典之非營利協會「瑞典中部」網站

關鍵原料供應現況
              1. 世界上用於電池的鈷,有63%產自剛果民主共和國,而60% 在中國加工提煉。
              2. 歐盟的鎂,有97%係由中國供應。
              3. 全球用於永磁體的稀土100%在中國精煉。
              4. 南非供應歐盟71%的鉑族金屬需求。
              5. 土耳其供應歐盟98%的硼酸鹽需求。

關鍵策略
歐盟關鍵原料法案旨在加強關鍵原料價值鏈中所有階段材料的自主能力,通過強化自主性和減少依賴性來提高供應彈性,以下為5大關鍵策略作法:
項次關鍵策略策略內容
1設定優先次序
              1. 關鍵原料清單(List of Critical Raw Materials)
識別對整個歐洲經濟而言,重要且面臨供應中斷高風險的原料。
              1. 戰略原料清單(List of Strategic Raw Materials)
確立具有高度戰略重要性和預計全球供需失衡的原料清單。
2設定2030戰略原料基準
  1. 開採:歐盟開採量至少為10%歐盟年使用量
  2. 加工:歐盟加工量至少為40%歐盟年使用量
  3. 回收:歐盟回收量至少為15%歐盟年使用量
  4. 外部資源:各相關加工階段使用之戰略原料,不得超過65%由單一第三方國家供應。
3提升歐洲產能
  1. 針對歐盟和第三方國家,打算積極參與戰略原材料的提取、加工或回收的戰略計畫,提供簡化和可預測的許可程序,以及協調支持以改善融資管道。
  2. 通過一站式管道,加快所有關鍵原料的許可計畫
  3. 制定國家探勘計畫以增加對歐洲關鍵原料資源的了解
4提高韌性
  1. 通過匯集歐盟和成員國的專業知識,監控關鍵原料並對戰略原料供應鏈進行壓力測試。
  2. 通過協調國家戰略庫存的發展、要求對大公司的供應鏈進行審計,並促進聯合採購來降低戰略原料供應中斷的風險。
  3. 擴大與第三國的戰略原料合作網絡。
  4. 與全球有合作意願的國家建立關鍵原料平台,以加強供應鏈並促進永續投資和貿易。
  5. 加強世界貿易組織WTO、自由貿易協定和永續投資便捷化協定的多邊架構。
  6. 使用全球通路為原料價值鏈上的項目提供軟硬體基礎設施,支持連通性以降低海外投資風險,並打擊與原料相關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5促進關鍵原料的循環經濟
  1. 要求成員國從廢棄物和採礦廢料中回收關鍵原料。
  2. 提高可回收關鍵原料在製造業中的使用比例。
  3. 提高稀土永磁體在特定產品和技術中的可回收性。
  4. 積極減輕對勞工權利、人權和環境保護的不利影響。
  5. 承認認證計畫,提高歐盟市場上關鍵原料的永續性。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