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home新聞動態組織類(110年9月以前資訊)

SBTi提倡1.5°C目標新策略

2021.09.30 永續發展
  • 在過去五年間,SBTi在氣候調適議題中已動員60個國家中的1,500家企業以氣候科學方式設下減碳計畫,推動速度十分可觀。即便如此,SBTi仍認為氣候行動刻不容緩,需面對更多迫切議題。
  • 為了達成升溫1.5°C以下之門檻,與避免氣候崩潰的負面效應,在2030年將碳排放量減半已是項明確的氣候目標。然而,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結果,目前國際間的成效仍未符合巴黎協定與升溫1.5°C目標所設定的路徑。SBTi研究亦顯示,目前尚未有G7主要股市指數中的企業減排成效符合巴黎協定之2°C目標,意即在國際間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大多尚未趕上理想的減碳期程。以德國指數(DAX)30家企業為例,SBTs已涵蓋其中71%的碳排放量,為G7各國中涵蓋率最高者,但經計算後僅符合2.2°C目標的成效,其他國家股市指數之控制升溫成效亦介於2.7~3.1°C之間,顯示G7各國減碳目標設定之不足。
  • 根據國際現況分析,SBTi指出1.5°C目標可以作為加緊減碳路程的方案。繼2018IPCC提出《地球暖化1.5°C(Global Warming of 1.5°C)特別報告後,SBTi亦隨即檢討其目標設定的架構,並有意拓展策略。2°C情境曾是SBTi架構的主軸,在超過220家參與企業被認可的目標當中,只有少數幾家符合1.5°C目標。
  • 為此1.5°C企業目標(Business Ambition for 1.5°C) 2019年推出並由28家國際間具有影響力之企業聯合利華、Levi’s等)率先加入推動,為1.5°C目標設下減碳計畫。推動至今,全球已有764家企業加入該倡議,在2年內顯示了可觀的成長幅度。
    (倡議網址: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business-ambition-for-1-5c)
  • SBTi推動氣候策略期間,國際間各大經濟體(如中國、日本、美國、英國、歐盟)與各企業在訂定減碳策略方面皆有顯著成長,1.5°C目標已逐漸成為普遍的選擇,在2021年提交至SBTi的減碳目標中涵蓋約66%。然而,SBTi並不滿足於現況,持續致力於提倡1.5°C目標作為設定減碳期程的架構,且未來將不接受低於此門檻的目標設定。為了精進自身架構,SBTi也重視持續強化永續標準使用模型之技術監管與決策過程部分,未來將召開獨立委員會,作為SBTi認證架構重要技術部分之最終決策對象。
  • 科學基礎目標的設置可有效促使企業減少碳排,更可作為減緩氣候變遷策略的基石,SBTi因此極力提倡參與的1,500家企業可持續更新目標,加速企業減碳行動,達成2050淨零排放。
  • 2050淨零排放的概念在今年已如火如荼地為國際所提倡,台灣亦因應趨勢,開始設置相關目標與推動與碳費相關之法律。目前台灣參與SBTi的企業仍為數不多,至20219月為止,已有24家企業參與SBTi並承諾設置目標,但僅有10家企業通過目標審核,甚至尚有2家企業(台積電、中鋼)未能如期完成目標設置而失效。相較於CDP氣候變遷問卷的參與程度(2021年共有65家企業受評並公開分數),SBTi在台灣仍是較少企業推動的國際倡議項目,應可提供相關輔導項目或宣導資源,鼓勵台灣企業透過科學基礎目標方式設置減碳路徑,以達成更合理且有效的減碳方案,符合國際社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