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總署(IEA)推出永續復甦計畫
2020.06.18 永續發展
當今COVID-19的威脅帶來自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衝擊,全球經濟預計在2020年衰退6%,高達3億人口面臨失業,而全球能源市場的投資將可能萎縮20%,可說是前所未見的情勢。
面臨疫情帶來的非常時期,各國政府必須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訂定各項因應政策與後續的復甦方案,這些決策都將大幅影響到產業未來發展。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合作,利用其數據分析之輔助,製作並公布永續復甦計畫(The Sustainable Recovery Plan),指出當今為十分難得的機會,各國政府能在正確的政策下達成逆勢的經濟成長、創造百萬就業機會同時又能降低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該計畫中強調經濟效益高且能在未來三年(2021-2023)執行的各項措施,為幫助決策者即時在此次危機中做出應對。雖是短期的計畫,預期能為經濟成長、就業機會與永續發展目標帶來長期的影響。計畫內容可分為六大章節:電力、交通、產業、建築、燃料以及低碳技術。
針對各個章節,計畫中擬訂了相關政策以及目標投資金額,其中包含了以下措施:
- 加速低碳電力來源的發展,例如風力與太陽能發電。並且提升輸電網路的覆蓋規模與現代化。
- 推動更綠色的交通系統,例如提升其效率、推廣電動車與高速鐵路。
- 提升建築物與電氣設備的能源使用效率。
- 提升產業界設備的使用效率,例如製造業、食品業以及紡織業。
- 使用更永續的產品設計與燃料使用方案。
- 促進關鍵技術的研發創新,例如氫能、電池,以及碳捕集、利用與儲存相關技術,此外還有小型模組化的核能反應器。
此報告評估其中30個特定的能源政策,並考量各個國家與市場的實際情況,若要在未來三年內順利執行政策需要約1兆美元的全球投資額,約相當於0.7%全球GDP。
合適的復甦政策預估能帶來1.1%全球經濟年成長,在發展中國家更是可達到1.3%,而截至2023年全球GDP也將成長3.5%。不僅如此,政策在輸電網路、節能建築物與產業等基礎建設的投資將帶動勞工與資本的整體生產力。
依據IEA於2019年彙整的數據,電力、石油、生物燃料等能源產業為全球約4億人口帶來工作機會,然而其中約3百萬人在此次衝擊中面臨失業風險,此外也有3百萬相關產業勞工受此威脅,例如汽車業與建築業等。透過復甦計畫將創造大量的工作機會,主要來源為建築物改建工作以及其他改善電力使用效率的措施,例如:輸電網路的建設。此外產業界的優化措施也將帶來工作機會,主要為製造業、食品業、紡織業,以及低碳交通的基礎建設等。預計未來三年內可創造約9百萬個工作機會。
不僅是經濟成長與創造工作機會的契機,溫室氣體減排也是此次復甦計畫的一大目標。過去在經歷2008-09的金融危機後,CO2 排放量隨著經濟成長急遽上升。永續復甦計畫將極力避免重蹈覆轍,相反的,隨著計畫措施的落實,預計在2023年減少4.5億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減緩空氣污染造成的健康威脅。
總結來說,IEA期望透過永續復甦計畫為各國政府提供政策上的建議,舒緩當今經濟成長、工作機會與永續發展的問題。IEA也強調此為一生難得的機會來創造正確的投資環境,透過此計畫呈現特定領域中的能源需求與衝擊下的損害評估,後續也將持續評估成效最顯著、最具可行性的措施。相關連結